為有效應對清明祭掃高峰,保障祭掃安全,倡導文明祭掃新風尚,營造綠色、文明、和諧、安全祭掃氛圍,市民政局高度重視,提前謀劃,多管齊下做好清明祭掃各項服務保障工作。清明期間,全市共開放公墓328個、網絡祭掃平臺11個,自3月29日—4月1日,已接待現場祭掃群眾約4.8萬人次、車輛1.1萬輛,網絡祭掃500余人。
下好為民服務“關鍵棋”。組織殯葬服務機構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做到殯葬重點場所、關鍵服務環節、重要設備用品必看必查,消防設施正常使用、疏散通道通暢無阻,發現的問題隱患必改必消。制定清明督查檢查方案,自3月24日起,該局采取“四不兩直”形式分組赴縣市區公墓開展檢查,現場反饋問題,督促立行立改,檢查覆蓋7個縣市區29個公墓。會同市市場監管局開展“清明衛士”專項檢查,發放《殯葬服務告知書》《關于規范殯葬領域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書》,凈化殯葬市場環境。嚴格落實領導帶班、應急值守、信息報告等制度,殯葬服務機構全員在崗,做到隱患迅速處理、火情及時撲滅,3月29日—30日,全市約1600人次參與清明祭掃服務保障。
下好宣傳教育“引導棋”。市民政局會同相關單位發布《2025年“文明祭掃·綠色清明”倡議書》。與市數據資源局搭建“云祭掃”平臺,發布“云祭掃”操作指南,引導群眾線上寄哀思。制作“文明祭掃”宣傳海報,利用城區電子屏、閱報屏、公交電子站牌等291塊大屏進行廣泛宣傳。市委宣傳部、市民政局聯合舉辦2025年集體生態禮葬暨公墓“開放日”活動,為14名逝者舉辦花葬儀式,邀請有關單位、新聞媒體、社會組織、家屬代表、志愿者200余人參與現場活動,增強全社會對殯葬工作的了解。各縣市區民政局、鄉鎮(街道)通過懸掛宣傳橫幅、設立固定宣傳牌、深入社區發放宣傳單頁等多種形式宣傳文明祭掃新風。全市經營性公墓、規模較大的公益性公墓設置“鮮花換紙錢”宣傳點、移風易俗簽名墻,引導群眾低碳綠色祭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