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加強與毗鄰地區對接,構建省市縣“三網融合”毗鄰公交網絡。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開通19條省際毗鄰公交線路,線路總里程達536公里,兩項數據均位居全省第一。
堅持公交先行,保障出行服務。我市持續推進城市公交網絡升級,優化4條城市公交線路,調整18個站點停靠布局,新增1個公交站點,使線網結構更加合理。同時,圓滿完成市區城市公交“民轉公”運營改革,出臺成本規制,保障城市公交穩定運營。在配套設施升級方面,市區建成270座公交電子站牌,宣城至郎溪、涇縣2條城際公交沿線建成42座太陽能電子站牌,實時提供公交到站信息。此外,完成92座港灣式站臺適老化改造、106個雙桿站臺站立區硬化,安裝150張盲人乘車導盲板,有效改善公交乘車候車環境。在服務水平提升上,優化學生卡、敬老卡年審政策,取消一年一檢。完成公交“一卡通”建設,實現全國居民在我市乘坐城市公交享受“同城待遇”。
堅持民生為本,提升服務質效。全市7個縣市區80個鄉鎮,710個建制村全部通公交,建制村通公交比例達100%,城鄉客運車輛公交化比例達99.9%。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背景下,我市大力推進省際毗鄰公交發展,累計開通19條省際毗鄰公交線路,開行線路總里程536公里,位居全省第一。此外,還開通城際公交線路4條、蕪宣機場客運專線、南京祿口機場客運專線、高鐵公交專線,以及24條旅游公交線路和20條通勤公交專線。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實現鄉鎮物流節點覆蓋率和建制村物流節點覆蓋率100%。建成47個集三種功能及以上鄉鎮綜合服務站。全市29家駕駛培訓機構自2025年1月啟動機動車駕駛員“計時培訓”新模式,676臺教練車安裝車載計時終端設備,與公安12123考試系統實現技術對接。今年1—6月份,全市駕培機構科目二、科目三考試合格率同比分別上升7%、3.78%,實現培訓質量與考試標準的無縫銜接。
堅持改革創新,力促轉型升級。出臺新能源出租車推廣政策,安排專項資金推動巡游出租車更換新能源車,去年全市累計更新新能源出租車97輛,補貼93.4萬元。推進公交新能源化,全市城市公交新能源公交車占比達96.7%。同時,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1062輛,淘汰率92.7%,綠色運輸體系逐步完善。全市7個客運站電子客票系統建成使用,均開通攜程網、巴士管家、皖美出行互聯網售票。全市23家危貨運輸企業電子運單使用覆蓋率100%,實現危貨企業管理運營信息化、運輸流程規范化、貨物信息數字化。推廣95128電話出租汽車約車服務,目前注冊駕駛員714人,月均訂單量8000余件,我市95128訂單量居全省前列,網約車“雙證”合規率居全省前列。全市18家道路貨運網絡平臺共服務貨車司機10.9萬余人,完成運單44.46萬單,運費額達10.88億元。廣德瑞泰物流有限公司、廣德市石金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首次獲評“國家2A級物流企業”,實現我市“A級物流企業”零的突破。開通運營客貨郵線路72條,覆蓋鄉鎮49個,鄉鎮覆蓋率達61.2%。對新開通及穩定運營的23條客貨郵線路及縣市區補助38萬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