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生態環境局推行排污總量“即申即享”機制,推動資源要素向高端產業、優質企業集聚。今年1—5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有力推動了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建章立制規范總量調劑。環境要素作為項目審批的重要前置條件制約項目審批進度和項目落地時效,市生態環境局創新機制,根據實際制定《優化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審核程序及管理要求》,明確重大項目總量調劑標準,各縣市區新增建設項目污染物總量原則上通過本地項目減排污染物進行替代;各地總量指標不能滿足國家、省、市重大項目和優質項目使用需求的,且確無減排潛力的區域可由各地政府、市經開區管委會提出總量區域調劑申請,市生態環境局予以協調。對地方政府承諾兌現排污總量指標來源、區域環境質量改善后,可利用“即申即享”政策實施項目環評承諾制審批。此機制將總量核定時限從環評審批前后移至項目投產前,極大地推進項目建設前期進度,縮減了項目前期工作時間,有力推進了一批重大項目順利落地開工建設。
及時調度保障總量指標。市生態環境局每月對各縣市區環境要素進行調度,及時掌握各地的污染物總量使用情況。對污染物總量不足的區域,由各地政府、市經開區管委會向市生態環境局出具承諾和削減方案,從該地區擬關停或工程治理的現有企業和設施可形成的削減量中予以預支,削減方案須在新建項目投運前落實到位。市生態環境局嚴格督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按照承諾要求落實減排,堅守環境質量底線,確保區域環境質量不降低。
下沉幫扶力促產業升級。市生態環境局組建幫扶指導組,成立“下沉式”服務團隊,全程幫辦指導,將環境容量指標優先用于新興產業等重點項目,推動資源要素向高端產業、優質企業集聚,力促產業轉型升級。寧國成功入選安徽省首批“以竹代塑”應用推廣基地后,市生態環境局響應“雙碳”戰略,搶抓機遇應用“即申即享”政策,對竹加工制造提升和竹產品項目環境要素予以重點保障,推動實現“竹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