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合肥海關所屬宣城海關關員點擊確認,安徽省首份采用差異化合格評定模式的《出口危險貨物運輸包裝使用鑒定結果單》正式生成。這標志著我省首批危險貨物包裝差異化評定試點成功落地,我市成為省內首個“嘗鮮”的城市。
“以前從提交申請單證到拿到證書要3天以上,現在10分鐘左右就能出證,效率太高了,為我們趕船期、搶訂單提供了極大便利!”在安徽廣信農化股份有限公司倉庫內,公司總監朱張看著即將發運的96噸UN3077甲基硫菌靈,難掩興奮。
差異化合格評定是海關針對出口危險貨物包裝使用鑒定出臺的一種融合“檢查+驗證+合格保證”的新型合格評定模式,是對進出口商品檢驗法規定的合格評定程序的靈活優化。該模式將監管資源精準投向優質企業及安全風險較低的危險貨物,在嚴守檢驗鑒定安全底線的前提下,大幅提升通關效率。
近年來,我市農藥化工產業穩步發展,UN3077、UN3082等類別產品的出口量持續增長。同時,隨著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意識的增強和生產管理水平的提升,這類風險相對較低的貨物檢驗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趨勢。海關總署適時推出差異化評定措施,正是順應市場發展需求、精準服務企業、促進貿易便利化的有力舉措。
“試點落地只是第一步。”宣城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政策解讀和企業培訓,指導試點企業充分享受改革紅利,同時督促企業切實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做好出口包裝的自檢自控;安排專人審核申報批次,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壓縮企業行政和時間成本,確保改革紅利直達市場主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