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運輸部公布了第二批公路水路典型運輸和設施零碳試點(交通強國專項試點)項目,我市2項目成功入選。以零碳試點項目探索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徑,為區域產業協同與生態保護雙贏提供生動樣本。
廣利川碼頭:內河中小碼頭的“零碳蝶變”
位于宣城市郎溪縣梅渚鎮梅溧河航道旁的廣利川碼頭,作為蘇皖合作示范區“安徽宣城建港、江蘇溧陽整治航道”模式的首個合作碼頭,在零碳轉型賽道上已展現出強勁勢頭。目前,碼頭所有設施已100%采用電氣化或清潔能源設備,通過全封閉車間作業、雨污水循環利用、水質保潔及綠化緩沖帶建設等舉措,將“零污染”理念落到實處,為近零碳碼頭建設筑牢根基。
按照規劃,碼頭將投入4000萬元“綠色資金”,在未來3年打造多能互補的能源體系:4MW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500kW/1MWh集中式儲能設備及智慧能源管控平臺。購置5輛純電動重型貨車及配套建設充換電站,將讓運輸環節也貼上“零碳標簽”。這場轉型并非簡單的設備迭代,而是新能源替代、綠電消納、污染防治與智慧管理的深度協同,最終將為內河中小碼頭探索出一條生態與經濟雙贏的新航道。
旌德零碳線路:長三角產業合作的綠色運輸標桿
旌德縣長三角產業合作道路運輸零碳線路項目正為跨城物流注入綠色動能。依托旌德縣至蕪湖、宣城、杭州的3條長距離運輸干線,項目已建成80輛新能源重卡車隊,配套的光伏電站源源不斷提供綠電,構建起“光伏+交通”的低碳能源閉環;智慧管控平臺則精準實現能源管理、車輛自檢與碳資產開發的一體化運作,為項目高效運轉提供“智慧大腦”。
未來3年,1.9億元的投入將讓這條零碳線路全面“提質擴容”:150輛純電動重卡將組成全零碳車隊,3座新建充電站、3座擴容充電站、56臺充電樁,構建起密集高效的補能網絡;4MW(總裝機6MW)光伏系統與3座9MWh儲能電站聯動,為運輸線注入穩定綠電。從傳統能源依賴到清潔能源全覆蓋,這場轉型不僅要實現企業降本增效,更要提煉出可復制、可推廣的“零碳經驗”,為長三角及中部地區大宗貨物運輸提供“綠色方案”。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