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和意義
為有效解決廚余垃圾安全管理和處置問題,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國家和省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對做好廚余垃圾管理和地溝油整治工作做出了部署。2019年以來,我市對規模以上飯店、食堂、學校的泔水實施了統收統運,但仍存在廚余垃圾監管部門職責不清,廚余垃圾收集、運輸、處置體系不健全,打擊廚余垃圾非法收集、運輸、處置缺乏法律依據等問題,既危及食品安全、污染生態環境,又影響了廚余垃圾管理工作的深入持續發展。目前,上位法沒有專門針對廚余垃圾管理的法規、規章,現有規定散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等中,且不夠具體細化,難以滿足當前管理實際需要。為此,亟需通過立法明確廚余垃圾產生者、收集者、運輸者、處置者的權利義務;規范投放、收集、運輸、處置活動,提升人們對廚余垃圾處理的意識;為事前事中事后監督管理提供重要的法制保障,促進廚余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二、立法依據
主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參照《安徽省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安徽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的意見》等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同時借鑒蕪湖、黃山、六安等城市有關廚余垃圾管理方面的立法經驗。
三、起草過程
根據《宣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2年度市政府規章制定計劃的通知》(宣政辦秘〔2022〕10號)要求,宣城市城管執法局成立專班,通過開展立法問卷調查、參考外地立法經驗,結合我市實際,5月形成《宣城市廚余垃圾管理辦法》(草案)》初稿,并及時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公布初稿,公開征集公眾意見;同時書面征求市直部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意見;同步召開座談會、聽取行業協會、餐飲從業者、廚余處置單位等意見建議。10月8日,通過市司法局合法性審查;11月8日,通過市委宣傳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法入規審查;11月18日,通過市政府辦公室合規性審查。12月19日,市政府第16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宣城市廚余垃圾管理辦法(送審稿)》。2023年1月19日,五屆市委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宣城市廚余垃圾管理辦法(送審稿)》。
四、目標內容
《辦法》共22條,主要從立法目的,適用范圍,政府及部門職責,廚余垃圾產生、收集、運輸、處置單位責任與義務等方面進行了規范。一是明確廚余垃圾的定義、主管部門和各相關部門的職責;二是厘清廚余垃圾產生、收集、運輸和處置單位責任,規范各環節行為;三是建立聯單和臺帳制度,進一步厘清廚余垃圾的產量、流向和處置情況;四是健全社會公示、聯動執法、舉報投訴等制度,形成齊抓共管機制;五是明確違反《辦法》相關規定的法律責任。
五、重點舉措
(一)適用范圍
《辦法》第二條考慮到我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實際,為此將適用區域范圍設定為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含園區管理機構,下同)所在地的城市建成區廚余垃圾的源頭減量、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及監督管理等活動。適用范圍以外區域廚余垃圾可參照執行。
(二)建立臺賬和聯單制度
廚余垃圾管理過程中的突出問題是產生量、收運量和處置量的掌握。為此,建立臺賬和聯單有利于推進廚余垃圾管理規范性、信息化、精細化。
(三)重點行為規范
《辦法》從我市廚余垃圾產生、收運、處置實際出發,通過重點規范廚余垃圾準確投放、分類收集、統一收運、集中處置,明確依法收運、處置服務要求,確保廚余垃圾無害化處理,禁止擅自收運、處置地溝油和泔水的違法行為。
六、創新舉措
一是《辦法》體量設置上突出“小而精”。《辦法》結合《宣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在體例設置上,并不一味追求“大而全”,而是突出廚余垃圾管理重點和難題,以規范廚余垃圾產生者、收集者、運輸者、處置者行為方式和管理措施為主,將部分內容重復的條文予以了合并,使條文更加精練、嚴謹、合理。
二是突破廚余垃圾管理的“腸梗阻”。我市廚余垃圾不規范投放、收集、運輸、亂倒亂排等現象屢禁不止,嚴重影響食品安全及生態文明建設。《辦法》明確廚余垃圾產生者、收集者、運輸者、處置者的權利義務;規范投放、收集、運輸、處置活動;為管理者事前事中事后監督提供重要的法制保障,突破廚余垃圾管理的“腸梗阻”,暢通了廚余垃圾管理全鏈條管理,促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三是抓住廚余垃圾管理的“牛鼻子”。在法律責任部分,通過對廚余垃圾產生、收集、運輸、處置單位等未按規定建立臺賬、聯單制度或者對臺賬、聯單弄虛作假等行為新設了行政處罰,從廚余垃圾的產生、收集、運輸、處理各環節進行規范,確保處置行為的合法合規,形成管理閉環。
七、保障措施
一是推進全過程保障機制。廚余垃圾的規范管理貫穿于源頭減量、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全過程,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推行廚余垃圾收集、運輸、處置一體化運營。建立廚余垃圾收集、運輸、處置資金投入和保障機制。各級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生態環境、農業農村、街道、社區等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共同推進《辦法》的實施。
二是建立聯合執法檢查機制。市場監管部門在日常監管中,督促廚余垃圾產生者建立廚余垃圾管理臺賬,依法查處食品加工、餐飲服務、單位供餐活動中以廚余垃圾為原料制作食品或者作為食品銷售的違法行為;公共機構節能等相關主管部門在日常檢查和膳食管理中,將廚余垃圾管理納入檢查內容;城市管理部門會同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和執法聯動機制,開展廚余垃圾聯合執法行動,依法、及時、全面查處廚余垃圾違法行為。
三是暢通群眾投訴舉報機制。為切實保障公民、法人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通過各種渠道對廚余垃圾產生、收集、運輸、處置活動中的違法行為進行投訴和舉報。城市管理部門及其他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對接到的投訴舉報依法及時調查處理。
四是精心組織學習宣傳。突出重點,廣泛宣傳《辦法》基本內容;多措并舉,力爭做到《辦法》深入人心;學用結合,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全市廣大黨員干部要做學《辦法》、用《辦法》表率,模范帶頭推進廚余垃圾管理工作,以《辦法》的深入實施展示單位良好形象。
五是鼓勵倡導行業自律管理。《辦法》所稱廚余垃圾,是指除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餐飲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和廢棄食用油脂,以及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菜市場產生的廢棄蔬菜瓜果(殼)、腐肉、碎骨、蛋殼、畜禽產品內臟等易腐垃圾。倡導餐飲服務、烹飪、環境衛生等行業協會發揮行業自律作用,協助主管部門規范行業內廚余垃圾的投放、收集、運輸等行為尤為重要。為此鼓勵將依法投放、依法交付廚余垃圾納入行業自律規范和行業管理內容。
八、解讀機關和解讀人及咨詢電話
解讀機關:宣城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
解讀人:龔丁麗
政策咨詢服務電話:0563-28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