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做好社區居民法治宣傳教育,今年以來,寧國市以河瀝溪街道蔬菜社區燕津花園小區為試點,創新打造集便民服務和互動體驗于一體的智慧法治小區,實現基層法治建設共建共治共享。
精準滴灌,搭建全新普法陣地。針對未成年人,設立法治宣傳欄、青少年法治影壁墻,升級“竹娃兒童樂園”,融入防霸凌、防拐騙等普法內容,通過“藍朋友”信箱解答孩子們成長中的困惑。面向老年群體及全體居民,打造“法治樓道”,公示社區“法律明白人”信息,提供普法宣傳和矛盾糾紛調處服務,搭建法律服務“連心橋”。同時,依托燕津書苑城市閱讀空間開設“法律圖書”角,在小區活動中心打造“法治書畫展示區”,用“普法照片墻”記錄各類宣傳教育活動,通過無處不在的法治陣地營造全民學法氛圍。
科技賦能,提升法治服務質效。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搭建一體化智慧法治平臺。開辟24小時智慧法治便民服務區,“法律服務一體機”實時對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提供智能法律咨詢、文書模板下載、法律法規查詢等服務,居民可視頻連線律師、語音交互溝通,享受全時段專業法律服務。打造多元化互動普法場景,多處陣地嵌入“竹娃”智能語音系統,實現實時趣味互動問答,VR禁毒宣傳區通過沉浸式體驗,提升防毒意識,交通安全課堂,標識、語音趣味講解,切實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創新互動,激發群眾學法熱情。繪制便民法律服務地圖,精確標注公共法律服務站、反詐主題公園、法治校園、法治小區等休閑學法場所位置,打造社區居民“十五分鐘法律服務圈”。創新推出“法治劇本殺”,原創劇本《獸首杯之迷霧重重》通過“角色扮演+推理體驗”,將枯燥的法律條文和深刻的法治理念融入游戲之中。配套“普法微積分”激勵機制,居民通過參與活動累計積分兌換法治文創禮品,有效增強學法用法普法積極性和獲得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